2005-2008年度
时间
|
奖项
|
级别
|
项目
|
第一承担人
|
2005
|
国家科技进步奖
|
二等奖
|
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
|
王 清
|
2006
|
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奖
|
一等奖
|
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夺金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综合研究
|
参与单位
|
2006
|
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奖
|
二等奖
|
第二十届冬季奥运会自由式滑雪夺金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综合研究
|
艾康伟
|
2006
|
体育社会学、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专项奖
|
一等奖
|
我国体育产业国际比较研究
|
鲍明晓
|
2006
|
体育社会学、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专项奖
|
二等奖
|
我国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奖励的研究
|
胡利军
|
2006
|
体育社会学、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专项奖
|
三等奖
|
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公共政策分析
|
杨 越
|
2006
|
体育社会学、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专项奖
|
一等奖
|
关于培养我国竞技体育高层次教练人才的战略研究
|
李力研
|
2006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一等奖
|
中国国民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统的研究与应用
|
田 野
|
2006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一等奖
|
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理论与方法
|
冯连世
|
2006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二等奖
|
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
|
吴焕群
|
2006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二等奖
|
mtDNA控制区多肽性与杰出耐力的关联研究
|
常 芸
|
2006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二等奖
|
系列专项力量训练器的研制及其新型阻力源的研究
|
陈 骐
|
2006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三等奖
|
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
|
鲍明晓
|
2006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三等奖
|
优秀足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
|
刘 丹
|
2007
|
国家科技进步奖
|
二等奖
|
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
|
吴焕群
|
2008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一等奖
|
高原训练
|
王 清
|
2008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三等奖
|
低氧训练对机体运动能力影响的适应机制及其训练实践应用
|
赵 鹏
|
2008
|
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
|
三等奖
|
优秀运动员专项心理水平诊断与监测研究
|
张忠秋
|